動物研究所兩項成果入選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1月13日,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共評選出8個知識創新類和2個技術創新類項目成果。自2015年起,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工作已連續開展6個年度,旨在推動生命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充分展示和宣傳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
此次,動物研究所康樂院士團隊研究成果“蝗蟲聚群成災的奧秘:4-乙烯基苯甲醚是蝗蟲的群聚信息素“和劉光慧研究員團隊合作項目成果“器官衰老的機制及調控”入選。
蝗蟲聚群成災的奧秘:4-乙烯基苯甲醚是蝗蟲的群聚信息素
蝗災對農業、經濟和環境構成重大威脅。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康樂院士團隊鑒定到一種由群居型蝗蟲特異性揮發的氣味分子4-乙烯基苯甲醚(4VA),并從化學分析、行為驗證、神經電生理記錄、嗅覺受體鑒定、基因敲除、野外驗證等多個層面證明4VA是飛蝗群聚信息素。實驗室合成的低劑量4VA能夠吸引到大量野生蝗蟲種群。該研究不僅揭示了蝗蟲群聚成災的奧秘,還被認為是昆蟲學和化學生態學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對世界蝗災的控制和預測具有重要意義。研究中提出的基于昆蟲化學感受操控的4種防治策略被認為是未來害蟲綠色防控的新方向?!蹲匀弧冯s志(Nature)配發編者按和專門評述文章,F1000 Prime評價推薦系統給予最高推薦,世界主要媒體都爭相報道了這一重大發現。
該成果發表于《自然》雜志(Nature,2020,584:584-588)。
飛蝗群居型與散居型蝗蝻(幼蟲)
器官衰老的機制及調控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的重大戰略舉措,而科學研究衰老是應對老齡化的重要基礎。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組、曲靜研究組,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張維綺研究組及北京大學湯富酬研究組合作,系統解析了靈長類動物重要器官衰老的標記物和調控靶標;揭示了老年個體易感新冠病毒的分子機制;在系統生物學水平闡明熱量限制通過調節機體免疫炎癥通路延緩衰老的新機制;發現基于核心節律蛋白過表達的基因治療可緩解增齡性小鼠骨關節變性并促進關節軟骨再生。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人們對器官衰老機制的理解,為建立衰老及相關疾病的早期預警和科學應對策略奠定了重要基礎。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細胞》(Cell,2020,180:585-600;Cell,2020,180:984-1001)和《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2020,10:1-18)等雜志。
系統解析靈長類動物器官衰老的標記物和調控靶標
2021年1月15日,中國科學院2021年度工作會議隆重召開,在此次會議上公布了2020年度杰出科技成就獎、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國際科技合作獎、科技促進發展獎、年度人物和年度團隊、青年科學家獎等獎項名單。中國科...
2021年1月15日,中國科學院2021年度工作會議隆重召開。會議頒發了中科院2020年度杰出科技成就獎、國際科技合作獎、科技促進發展獎和青年科學家獎,侯建國院長為相關獲獎者頒獎。 全院共9位個人和集體榮獲202...
2021年1月15日,中國科學院2021年度工作會議召開。會上,隆重表彰了中國科學院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國家干細胞資源庫榮獲“中國科學院先進集體”稱號,全院共有14個集體榮獲這一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