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研究所兩項成果入選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志性進展
自2014年“率先行動”計劃實施以來,中國科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面向”“四個率先”要求,把實施“率先行動”計劃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大科技任務,在科技創新發展、國家創新人才高地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建設、一流科研機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突出成效,全面完成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目標任務,在我國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中起到了引領帶動作用,為2030年全面實現“四個率先”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系統梳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眾多科技成果基礎上,中科院按照“三個面向”凝練歸納出59項重大科技成果及標志性進展。其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18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29項(通用領域9項),“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12項。研究所推薦的“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和參與的“基于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新冠肺炎基礎及其轉化研究” 入選“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重大科技成果及標志性進展。
干細胞與再生醫學
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實現了重大理論、技術開發以及產品創制的全鏈條突破。解析了從孕育、發育到子代傳遞的生命全周期調控機制,創造了異種雜合二倍體干細胞和實現哺乳動物的同性生殖,開發了基于 Cas12b 效應蛋白新的哺乳動物基因編輯工具,發展了通過基因或干細胞治療疾病的有效策略,四項成果入選中國十大科學進展或“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建立了國際最大的臨床干細胞資源庫,支撐了7項基于人胚干細胞的干細胞臨床研究,包括干細胞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被《自然》評價為“是世界上首次使用這些細胞治療帕金森病的試驗”。以細胞系授權的方式實現億元級成果轉化。研制了世界首個新冠肺炎候選干細胞藥物,入選國家重點支持開發的新冠肺炎三藥三方案。牽頭成立了我國和國際干細胞聯盟,積極推動國際大科學計劃,三項國際標準提案引領干細胞國際標準制訂。
實首次實現雄性同性生殖
實現靈長類胚胎體外超長時間培養
中國科學院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動物研究所)
基于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新冠肺炎基礎及其轉化研究
依托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P4、P3)、臨床研究醫院等研究平臺,產出了一批應用于新冠疫情一線防控的創新成果。首次成功分離病毒毒株,向世衛組織提交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發現新冠病毒進入細胞的受體和詳細分子機制,為研發新型靶向治療提供理論指導。成功構建并利用恒河猴和北平頂猴感染模型和人源化ACE2小鼠模型進行疫苗和藥物評價。自主研發的CAStem細胞注射液納入聯防聯控機制“三藥三方案”。提出的“托珠單抗+常規治療”方案編入國家診療方案。發現一類結構新穎、高效、安全的抗新冠病毒候選藥物并揭示了化合物抑制病毒主蛋白酶的分子機制;合作解析了新冠病毒主蛋白酶結構并篩選出多種具有病毒抑制作用的小分子 。
分離成功的新冠病毒SARS-CoV-2
恒河猴感染新冠病毒后肺部病理和載量變化
“托珠單抗”免疫治療方案
首個新冠病毒復制酶RdRp結合RNA與抑制劑瑞德西韋的高分辨率結構
8月23日,啟動式在北京舉辦,中國科學院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簡稱“干細胞創新院”)/動物研究所受邀參展。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迎接建黨100周年,回顧黨的光輝歷史,強化政治意識,激勵全所黨員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愛國奉獻、攻堅克難,2020年7月1日下午,動物研究所黨委在中國科學院“信念·傳承·奮斗”黨員...
6月16日下午,動物研究所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2020年第2次學習(擴大)會議,深入學習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給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精神以及《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中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