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豬品系資源
特點 |
應用 |
|
巴馬香豬 |
1. 產仔多,母性溫和; |
1. 疾病動物模型創建 |
大白豬 |
1. 產仔多、泌乳力強、母性好; |
1. 生產性能相關研究模型創建 |
杜洛克 |
1. 體質粗壯結實、抗逆性強 ; |
1. 生產性能相關研究模型創建 |
二元豬 |
1. 產仔多、泌乳力強、母性好; |
1. 生產相關飼料,藥物檢測 |
(二)基因編輯模型資源
簡介 |
|
血友病疾病模型 |
由我單位自主研發的vWF基因敲除豬具有與血管性血友病患者相似的臨床表型—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此模型也是首例利用CRISPR/Cas9技術制備出的哺乳動物疾病模型。 |
免疫缺陷模型 |
通過CRISPR/Cas9技術獲得的IL2rg-/Y豬表現為重癥免疫缺陷,適合于人源細胞,干細胞以及腫瘤細胞移植,是相關藥物篩選的理想模型。 |
甲狀腺激素低下綜合癥疾病模型 |
該模型為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疾病模型,甲減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紊亂的疾病,該模型對于甲減發病機制的研究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
眼皮白化綜合癥模型 |
眼皮白化綜合癥小型豬模型主要表現為毛色稀釋,眼睛虹膜顏色變淺,是毛色形成、眼睛發育以及腫瘤研究的理想模型。 |
發育畸形模型 |
該表型主要表現為皮膚粘連,四肢發育不全并伴有顱面畸形,和人類翼狀胬肉綜合征的癥狀非常類似,可以作為該遺傳疾病的研究模型。 |
一頭烏巴馬豬模型 |
與傳統的兩頭烏巴馬豬相比,尾部白化的一頭烏巴馬豬為研究毛色相關基因特異性表達提供理想的群體模型,且該模型豬生長發育正常,更具有科研優勢。 |
瓦氏綜合征模型 |
通過化學誘變技術獲得的該模型主要表現為膚色白化、虹膜顏色變淡、聽力缺失,與人類瓦登伯格氏綜合征Ⅱ型聽力缺失疾病的表型一致,是研究人類瓦登伯格氏綜合征Ⅱ型的理想動物模型。 |
帕金森疾病模型 |
利用TALENs和CRISPR/Cas9技術分別獲得帕金森疾病相關純合敲除豬和三基因敲除豬,是研究帕金森疾病發病機理和篩選相關藥物的重要的疾病模型。 |
小丑狀魚鱗癬模型模型 |
小丑狀魚鱗癬模型很好的模擬人類過角質化疾病,突變基因相同,并且在發病癥狀上非常類似。通過藥物治療可以存活,是該病發病機制和藥物篩選的。 |
白色巴馬豬模型 |
該模型主要表現為毛色接近全白,明顯區別于兩頭烏表型,是理想的白色實驗動物品系資源;由于該突變同時影響黑色素的合成導致該表型對紫外線比較。 |
后肢癱瘓模型 |
后肢癱瘓家系呈現為隱性遺傳,是肌肉萎縮疾病的發病機制和藥物治療的理想模型。 |
UCP1模型豬UCP1模型豬 |
豬在進化過程中UCP1發生缺失可能導致仔豬不能抵抗冷刺激,且在生長過程中過度沉積脂肪。通過基因編輯構建的UCP1定點敲入豬模型,其體溫調節能力得到顯著提高,胴體脂肪率降低,瘦肉率提高。UCP1敲入豬不僅具有重要的育種價值,該模型的構建更可以為脂肪代謝和能量代謝研究提供素材,進一步為治療人類肥胖疾病提供理論指導。 |
小型化-寵物豬模型 |
該模型主要表現四肢短小,體重偏小,與短腿犬有很多類似之處。經過解剖也發現,短腿豬的前肢肱骨和橈尺骨,后肢的股骨和脛腓骨相較正常豬均短而粗。短腿家系可以為骨骼發育的研究提供參考,為醫學研究提供更好的模型;同時短腿豬也可以向小型化方向培育。 |
(三) 動物飼養平臺
規?;瘜嶒炟i飼養繁殖基地
北方大動物研究基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南口燕嶺農業生態園,總占地20000m2、總豬舍欄位680個,具備可存欄高品質實驗豬4000頭規模?;貜倪x址、內部布局到生產管理嚴格按照“標準化規模豬場建設”規范化設計,生產區分為產房舍、保育舍、育成舍、母豬舍、公豬舍,內設消毒池、獸醫室、隔離舍、病死豬無害化處理間,生產區與生活區獨立分離式布局。實驗豬采用自繁自養、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模式,自動化上料系統及智能化母豬識別系統大大提高科研實驗效率。
本基地有大動物手術室、大動物ABR聽力測定室、大動物解剖室、大動物X光輻照儀等多個專業的動物實驗室滿足各種動物實驗操作需求?;鼐哂卸嗄觑曫B和實驗經驗的實驗動物技術人員、飼養員及職業獸醫,我們致力于提供高品質實驗動物及高效實驗技術共享平臺。
北方大動物研究基地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建立了實驗動物計算機數據庫管理系統,實現實驗動物質量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
地理位置優越
北方大動物研究基地地處交通便利的北京市郊,離市區僅45km,獨特地緣特色為健康實驗動物提供天然飼養環境。
規?;J?/b>
實驗動物持續規?;曫B、研究、數據化管理。
科研資源共享模式
大動物研究基地動物飼養設施+動物實驗資源+實驗人員便利的食、宿配套設施。
大動物研究基地實驗動物資源+實驗平臺+實驗研究人員+專業技術人員。
大動物研究基地合作實驗方案+實驗研究開展+實驗數據采集分析+論文發表+專利申請。
動物飼養服務類型
藥物飼喂及觀察
飼料誘導及觀察
手術及術后觀察
動物飼養服務項目
日常飼養和護理:日常按時供應飲水和飼料、糞便清理、代謝籠消毒。
日常觀察及處理:動物日常觀察及記錄,異常情況通告,動物尸體臨時冷凍保存及焚燒處理等。
技術實驗:靜脈采血、分離血清、血清分裝保存送樣檢測;相應組織、器官解剖取樣、凍存。
生長指標檢測:體重、體長、體高、胸圍、臀圍、管圍測量。
實驗數據:詳細、準確的電子版及紙質版實驗數據供給。
(四) 活體動物分析平臺
血常規分析、血液生化分析
行為學分析
生理狀態下心電圖、血壓等檢測
ABR聽力測定
尿液代謝分析
B超測定:背膘厚度、眼肌面積、妊娠鑒定、動脈斑塊、器官異常
(五)模型制備平臺
豬在解剖學、生理學與疾病發生機理方面與人類極其相似,目前已用于腫瘤、心血管病、糖尿病、外科、牙科、皮膚燒傷、血液病、遺傳病、營養代謝病、新藥評價等多個方面的研究。北方大動物基地經過多年的實踐摸索已經形成一套高效、快速的豬模型制備平臺,為各種疾病的動物模型提供了有效保障。
(六)模型評價平臺
基因組DNA提?。℅enomic DNA extraction),RNA提?。≧NA extraction)
載體構建(Vector Construction)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半定量RT-PCR(Semi-quantitative RT-PCR),熒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 )
Western Blot
免疫組化(Immunohistochemical)
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七)細胞生物學研究平臺
人iPSC、ESC培養;猴iPSC、ESC培養
成纖維細胞原代培養
相關細胞的培養及活體動物接種
常用的細胞系提供
(八)干細胞新藥臨床前評價平臺
組織器官的缺損或功能障礙是人類健康所面臨的主要危害之一,也是引起人類疾病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再生醫學技術幾乎涉及人體所有的重要組織和器官,也涉及人類面臨的大多數醫學難題,如創傷、疾病、衰老等因素導致的組織器官缺損和功能障礙。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器官衰老及供體器官不足的情況將越加嚴重,干細胞治療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一把利劍,而動物模型實驗則是干細胞走上臨床之前的必經之路。北方大動物研究基地與國內頂尖的干細胞再生醫學研究專家們有長期的合作,在疾病動物模型制備、干細胞移植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九)胚胎生物學研究平臺
卵母細胞體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 of oocytes)
超數排卵(superovulation)
精子冷凍(Sperm frozen)
顯微操作(micromanipulation)
體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
(十)資源保存平臺
控溫存儲條件
液氮存儲 (-190℃);
超低溫存儲(-70℃到-80℃);
低溫存儲(-20℃);
冷藏存儲(4℃到8℃);